人臉識別為春運“加油” 準確性能否應付各種臉
作者:admin
更新時間:2022-03-22
點擊數:
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里,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,作為其中的關鍵技術之一,人臉識別技術也迎來了迸發式發展。無論是在安防監控領域,自助服務領域還是實名認證領域,人臉識別都得到了廣泛應用,逐漸滲透進越來越多的行業,成為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“黑科技”之一。 臨近春節,每年都在重復的返鄉大潮又將卷起。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,2017年,為了應對春運客流量暴增情況、方便旅客快速進站,北京西站等一些火車站開通了便捷的自助通道,采用人臉識別技術,讓旅客刷臉進站。同年暑運期間,長沙火車站、廣州火車站等也開始試運行刷臉檢票通道。彼時,新技術引起了不少旅客的注意,經過一番嘗鮮體驗,刷臉進站系統開始聲名遠揚。 時隔一年,又會有什么新變化呢?隨著2018年春運旅程的開啟,人臉識別技術將再次現身各地火車站。據悉,在今年的春運過程中,廣西、福建等省市的大城市也將啟動刷臉模式,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對旅客進行自助實名制身份核驗。 不過,即使經過了多年的研究與實踐、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步入成熟階段,但金無足赤,以往以安全、準確著稱的刷臉技術也會有不盡人意之處。這一點從去年的蘋果新品機發布會上就可以看出,萬千果粉期待的蘋果十周年紀念機iPhone X卻在發布會的演示上出現了失誤,造成無比尷尬的局面。倘若類似失誤出現在了客流量如此之大的春運大潮中,又當如何呢?這該歸咎于人臉識別的技術問題,還是閘機的制造問題呢? 對此,技術相關專家指出,目前,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性已經可以應付很多場景了,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產品,人臉識別的識別率也無法達到100%,但如今大多數產品的識別率都能達到95%以上。面對日常妝容、發型的改變,人臉識別已經可以準確地進行識別,但整容能否識別,就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了。若整容幅度過大,機器無法識別也情有可原。 我們知道,除了整容以外,人的臉部信息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改變,不過這種老化現象解決起來比較簡單,使用者只需更新身份證件上的臉部照片即可,不會有太大的影響。 技術的發展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,在實踐中不斷摸索,找出缺陷、消滅bug。隨著研發力量的加大,終有一日,這些難題會一一迎刃而解。據廈門專家介紹,在大數據的推動下,金融、電子商務等行業對人臉識別技術都會有較大的需求,這些日益增長的需求對人臉識別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,同時倒逼技術邁向更成熟的階段。廈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,今后也將不忘初心,繼續前行。 春運是一年中火車站、飛機場等交通要道最熱鬧的時候,依照以往的經驗,加入人臉識別系統之后,客流量爆滿的情況定然能夠得到有效緩解,同時,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能夠減輕許多。最后,祝福大家春運一路順風,春節平安喜樂!